緯創關渡濕地志工 齊心清除月池外來種魚類

2023/07/21

從2022年開始,人文基金會為關渡自然公園注入新的守護力量,與台北鳥會攜手合作啟動《月池埤塘認養專案》,共同守護「淡水埤塘生物棲地─月池」。

形狀如弦月的月池,面積大約0.36公頃,也就是1000坪大小的埤塘,這是人為挖掘而成的埤塘溼地,池塘的水源來自少部分的地表逕流與地下滲流,而最大主要來源是抽取自心田溼地附近的的終沉池,再經水磨坑溪順流匯入月池。

月池埤塘認養專案
月池埤塘認養專案

在滿水位的季節,波光粼粼如詩如畫的月池,鷺鷥、水鴨來去自如生態豐富,不僅是關渡自然公園最大的人工淡水埤塘,十多年來守護著原生動植物的諾亞方舟。

月池埤塘認養專案

然而水面底下,卻已是入侵外來種魚類氾濫,嚴重干擾原生魚類的棲息發展。由於這些入侵外來種性格非常強悍,進到台灣幾乎沒有天敵,像是泰國鯉,即使在枯水季的無水泥灘地裡,仍有機會存活兩週。更且一旦進入埤塘沼澤,不僅與原生魚類搶食食物來源,導致原生魚類數量銳減,以及大量啃食水生植物,使得水生植物不容易存活。

月池埤塘認養專案

為了讓緯創關渡濕地志工,更瞭解守護月池埤塘的永續與價值,人文基金會與關渡自然公園合作進行清除月池入侵外來種魚類工作假期,多位緯創志工好奇詢問,如何清除池塘裡的外來種魚類。在清除入侵外來種魚類前,得先進行池塘放水抽乾作業,經過多日的放水抽乾,水深約略僅剩成人膝蓋高度,在關渡自然公園工作人員導引下,穿越管制區柵欄,志工夥伴們穿上涉水青蛙裝,雙手戴上工作手套,手拿捕魚的網子與裝魚的臉盆,關渡自然公園環境部門的阿富,一馬當先,穩健的踏進月池埤塘,緊接著緯創志工們在驚奇中下水,許多人的雙腳深陷沼澤泥濘動彈不得,身體一移動愈陷愈深,寸步難行,更有多位志工泥巴沾滿了手臂與身體,但依舊不畏泥濘纏身以及酷熱的盛夏天候。這次工作假期最重要的目的是清除月池中的入侵外來種魚類,只要一看見魚的蹤影,志工們以圍堵的方式,藉由網子與臉盆的輔助,將捕獲的入侵魚種,放在舢舨船上。

月池埤塘認養專案

經過上午的齊心努力,共捕獲烏溜3尾、日本鯽魚30尾、大海鰱3尾、泰國鯉2尾、鰕虎50隻、蝦子100隻等入侵外來種,成果豐碩。

這一天,緯創關渡濕地志工不畏炎熱夏季,共同清除危害原始生態的入侵外來種,一同維護月池埤塘生態環境,為原生魚類留下一個更安全的家。

One 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