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istron-backend.azurewebsites.net/?project=%E9%9B%99%E9%80%A3%E5%9F%A4%E7%92%B0%E5%A2%83%E6%95%99%E8%82%B2%E5%9F%BA%E5%9C%B0&lang=zh
成果展現 | 千年浮出的美麗與哀愁 | 緯創人文基金會

專案背景介紹

天然浮島是植物混生交疊構成的,除了禾本科植物、灌木及蕨類之外,居然連喬木都有,一座天然浮島形成要500年以上,目前發現,全世界只有台灣和德國擁有天然浮島,而位於宜蘭縣員山鄉湖西村的雙連埤擁有全國唯一「天然浮島」,堪稱為世界自然奇景。

台灣本土水生植物約300多種,雙連埤的水生植物高達112種,其中有90幾種為台灣本土種,幾乎擁有近1/3原生水生植物的種類,成為水生植物王國,水棲昆蟲蜻蜓記錄到58種,陸棲昆蟲206種,若以單位面積與物種比例計算,雙連埤的物種豐富度,在全球濕地中名列前茅,是認識濕地進行環境教育的絕佳場域。

遺憾的是,雙連埤經過一連串的破壞行為後,湖泊的生態狀況已與1995年大不相同,已經由過去的水生植物遍佈,變成開闊水域,水深也比過去深,湖岸原為緩坡延伸入水中,變為陡直入水,過去並無的草魚、鰱魚與吳郭魚,現則為水中動物最多的種類,在在都顯示濕地已受到破壞。

為了希望恢復雙連埤過去樣貌及守護珍貴濕地,2010年起,我們與荒野保護協會共同合作打造「雙連埤環境教育暨棲地守護基地」,以「濕地學校」為概念,教室為基地,長期持續進行棲地保育與環境教育。

0 人次

2010-2023年雙連埤環境教育

0

2010-2023年志工培訓

0 場次

2010-2023年雙連埤生態調查與研究

從2010年以來,我們對雙連埤濕地守護的決心沒有改變,反而因為愈了解而發現我們還可以做更多,包括:

雙連埤調查與研究:雙連埤生態調查、文史資料收集,專家學者會議及研討會的辦理。

棲地守護工作:進行棲地與物種復育、微棲地營造、外來種清除、保護區維護等各項保育工作。

持續環境教育的精進與推廣:每年固定辦理戶外教學、工作假期、保育工作、志工培訓、主題活動、推廣解說等相關活動。

社群支持友善農耕推廣:為減少農藥、化肥等對雙連埤週邊土地的污染及保護雙連埤水源,推廣友善土地。友善農耕是與在地農夫簽訂契作進行有機耕種,這些年耕作面積愈來愈大,所契作的無毒作物,則直接贈予當地弱勢團體,另外亦持續引導荒野親子團進入雙連埤與農友建立友善契作,達到多方合作互利之目的。

對如此珍貴的濕地教育場域,我們更希望同仁可以實地接觸,2016年起,號召緯創企業志工加入參與復育棲地工作。

環山環繞,幽靜而純樸的雙連埤,原眺山嵐,身臨其境,猶如置身在深山中世外桃源,天然浮島就像一個巨大而美麗的花園,漂浮在海面之上。百年之心,千年之愛,我們一起為雙連埤守護美好的未來。

為了更廣泛地傳達守護溼地的環境教育理念,人文基金會與未來親子學習平台合作,將雙連埤的故事製作成《童年的那個埤塘》繪本,並於2022年1月正式出版發行。邀您一起線上翻閱繪本電子書,親子共同領略雙連埤的自然生態與動人故事。

專案工作成果

20232023年度友善農田面積擴大,總面積達12分農地,於契作田中架設的自動相機記錄到保育類之麝香貓、食蟹獴及藍腹鷴前來利用,而這些受到野生動物喜愛的友善作物全數捐贈至愛加倍食物銀行、基督教福利會及慈懷社會福利基金會等6個社福機構。環境教育共計完成25場次推廣,549位學員參與課程,一同認識雙連埤的美好。外來種清除工作亦有突破,共142人次志工投入,令外來種擴散可能性大幅下降。986人次參與棲地營造、植物復育工作,持續且穩定地守護雙連埤特有生態環境。

2022辦理32場次工作假期,共464人次守護棲地、移除外來種,此外瀕危植物保種及保護區棲地管理執行241場次,共828人次參與,庇護20種珍稀植物,同時進行44場次生態調查。環境教育活動辦理23場次,共502位學員參與。今年友善農田面積達11分農地,產出作物全數捐贈至慈懷社會福利基金會、慢飛天使家庭關懷協會等9個單位。

2021庇護雙連埤重要植物20種。辦理環境教育活動133場,參與人次共2488人。友善農田共13分農地,基金會所契作農產作物,全數捐贈在地弱勢關懷機構,共嘉惠宜蘭家扶中心、幸夫愛兒園、宜蘭教養院等8所單位。共進行44場生態調查,也與中研院、宜蘭大學、逢甲大學、台大水工所、林試所等進行相關研究與調查。

2020舉辦22場棲地營造、外來種清除、棲地維護等工作,超過510人次的參與。庇護雙連埤重要植物共17種。於雙連埤及週邊場域進行環境教育,共舉辦295場環教課程、志工培訓、研習及復育研究等,超過6400人次參與。友善農田共10分農地,辦理農事體驗22場,340人次參與。

2019雙連埤生態教室獲得(108年)環教設施場所評鑑「優異」成績。庇護瀕危水生植物共16種。進行環境教育推廣、清除外來種、棲地工作假期等活動,共300場活動。

2018邀約長期關注雙連埤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開始辦理復育專家會議,除依據調查資料,並依專家會議所收集的建議及經驗,調整棲地與物種復育的方向。

2017北堤復育試驗區,在試作後和未施作的區域相比,因棲地改善而使快消失的水生植物自行復生。湖域邊緣也調查到其它珍貴物種的記錄。

2016建置水生植物庇護試驗區及梯度優化試驗計畫開始執行,就地復育水生植物。獲得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成為全臺第136個、宜蘭縣第11處環境教育設施場域。

2015進行浮島定位標示與「濕地動植物庇護試驗計畫」。至2015年造訪雙連埤生態教室並參與相關自然活動的民眾已超過41000名。

2014持續雙連埤教室軟硬體修繕及建設,與在地老農簽約進行友善農耕契作,拜訪雙連埤人數達10000人次以上。

2013發展適合在地環境教案、乾式廁所雨水回收系統建置、訓練及組織雙連埤環境志工,進行原生水生植物部份保種工作。

2012建置附生植物綠化工程、生態池展示雙連埤水生植物,持續推廣環境教育、環境傳播,保育調查、自然體驗與解說活動,並與社區合作,改善公共空間,協助推動無毒農產的小農友善市集。

2011聘任專職人員進駐雙連埤,進行生態教室硬體空間改善計畫及環境教育推廣等相關工作。

2010與荒野保護協會共同合作以「長期租借」方式向宜蘭縣政府取得雙連埤生態教室硬體經營管理權,進行認養與專案工作,10月「雙連埤環境教育基地」正式開幕。

展開所有內容
One 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