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持續與「岳明國小」連結合作協同教學、並與「臺北市蝙蝠學會」、「宜蘭縣動物防疫所」合作蝙蝠與傷雛鳥的收容與照護,辦理生態人文主題活動、體驗工作營隊、環境教育推廣戶外教學等活動,在非侯鳥過境季節,依然有社區人文、保護區生態景觀可觀賞。
每年11月是秋季候鳥過境無尾港的季節,地面聽著義工們導覽解說,仰望天空看著成群的雁鴨掠過長空。候鳥南飛的畫面令人感動,親愛的候鳥們,我們用心維護妳溫暖的家,等候妳展翅回歸,一年一會,回家來取暖。
無尾港人文環境基地位於宜蘭縣蘇澳鎮,宜蘭海岸線的最南端,東側有處廣大的沼澤溼地,占地上百公頃,原為一條位於蘭陽平原東南方的河流,因出海口河道淤塞,而形成一片海岸沼澤地,因此稱為「無尾港」,許多冬季候鳥選擇棲息過冬,1993 年正式成為全台第一個水鳥保護區。
連結大無尾港社區、校園、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為一自然環境教育基地,2012年,基金會認養「無尾港人文環境基地」的運作,期以基地為中心,連結關心溼地生態的專家及學者,並與在地民間團體與協會合作,藉由公共活動的參與和在地建立關係,發堀地方文化特色與自然生態豐富多元的資源。
基地持續與「岳明國小」連結合作協同教學、並與「臺北市蝙蝠學會」、「宜蘭縣動物防疫所」合作蝙蝠與傷雛鳥的收容與照護,辦理生態人文主題活動、體驗工作營隊、環境教育推廣戶外教學等活動,在非侯鳥過境季節,依然有社區人文、保護區生態景觀可觀賞。
每年11月是秋季候鳥過境無尾港的季節,地面聽著義工們導覽解說,仰望天空看著成群的雁鴨掠過長空。候鳥南飛的畫面令人感動,親愛的候鳥們,我們用心維護妳溫暖的家,等候妳展翅回歸,一年一會,回家來取暖。
生態人文主題活動聘請專業講師以演講、工作坊等形式,進行生態探索及認識在地人文活動。
環境教育推展舉辦工作假期、戶外教學、辦理體驗工作營隊。
在地資源普查生態調查、在地人文故事收集,發展在地環境及人文教案
環境基地管理設置常駐人員,管理人文環境基地行程及營運計畫。
One 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