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7日這一天,平時靜謐的台東金樽,星光閃閃,不僅藝術、文化與企業界多位重要人士匯聚,現場更折射出善與美的人性光輝。
藝術家江賢二於三、四十年前的起心動念,希望有一天能開放自己的工作室給民眾參觀,做為他對社會「小小的貢獻」。經過過去十二年的發想與落實,江賢二與妻子范香蘭女士傾其所有,將原本的鐵皮屋畫室擴建成藝術園區(以下簡稱園區),並於3/15對外開放。
眾人支持的願力,公益接棒
嚴長壽首先一一感謝每一位贊助建築的企業家、負責園區營運的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及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幕後的董事們,以及回捐作品給園區典藏的藏家等支持者。他講了一個故事。十幾年前,他到美國舊金山演講,遇到在科技上有重大成就的孟懷縈教授,她希望在人生下一個階段,能夠為家鄉台灣做些什麼。那時,嚴長壽和江賢二才剛剛開始構思建造園區的夢想。孟教授買了一件江賢二《比西里岸之夢》系列的作品,但許久未曾要求寄送。她說:「你跟江老師不是有一個夢想嗎?等園區開幕,這就當作園區第一件受捐的作品。」
自此而後,隨著夢想越來越清晰,來自各方的善心逐漸匯集成一股力量。如同饒慶鈴致詞時說:「我相信能量會從這裡發展,讓台東和台灣的藝術能量,可以跟世界接軌。我們躬逢其盛成為接棒的一份子,希望讓更多的人一棒傳一棒,把這樣的精神和愛傳出去。」

歷時近六年建造完工,除了園區共同發起人藝術家江賢二(中)與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右1),許多贊助者親自參與開幕記者會,緯創人文基金會董事長林憲銘(右3)亦出席致賀。
藝術的魔力 文化的平台
2014年首次於台東認識江賢二,南條史生表示,這次能為園區開幕首展進行策展,「是莫大的榮幸」,他笑道:「即使是出色的策展人,能擁有這樣的機會仍屬珍稀。」他感覺自己成為園區歷史的一部分,也走進台東的歷史。「園區將是這座城市非常重要的平台,人們將在此相遇、學習與創意激盪。每一位支持者,不僅為藝術,也為社區、社會做出貢獻。」以他在日本推動藝術的經驗,他見證過一個地方因藝術而變得更美好,「因為藝術是有魔力的」。 最後致詞的江賢二首先表達深深的感謝,「沒有你們的支持,我跟Stanley(嚴長壽)也還只是在做夢。」他分享了心中「小小的願景」:我希望所有人,來到我們在台東這個大環境裡精心建構的園區時,每一個人都會感覺非常幸福,覺得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發生,對自己、對明天、對這一塊土地的希望,一定明天會更好。
由在世藝術家親力親為打造的美術館,世界上並不多見。從藝術家的私人工作室轉變為公眾的場域,南條史生認為,園區開啟了一個「歷史的起點」,這個場域裡有十幾年來江賢二創作與生活的軌跡,從今而後,訪客的參與將與園區共同寫下新的歷史篇章。
開幕首展 特邀南條史生(Fumio Nanjo)策展
依山傍海,位於台東金樽的「江賢二藝術園區」在眾人企盼多年下,終將於3/15 (六) 開幕。園區坐落於靜謐的太平洋邊,由著名藝術家江賢二的舊畫室擴建而成,這座融合「自然、藝術、建築」的傑作由台灣與德國兩地執業的林友寒建築師與江賢二共同設計,江賢二藝術園區共同發起人嚴長壽擔任館長。開幕大展特邀活躍於國際藝術界、現為日本森美術館特別顧問的藝評家南條史生先生(Fumio Nanjo)策展,藝術家紀嘉華協同策展。
江賢二藝術園區
展期:3/15-9/28 台東縣東河鄉金樽132-2號 週三至週一(週二休園)10:00-17:00
相關連結
(本文內容摘錄與照片提供: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