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istron-backend.azurewebsites.net/?project=%E6%98%9F%E7%B4%9A%E6%BF%95%E5%9C%B0%E9%97%9C%E6%B8%A1%E8%87%AA%E7%84%B6%E5%85%AC%E5%9C%92-%E9%9E%8F%E5%9B%BA%E6%9D%B1%E4%BA%9E%E5%80%99%E9%B3%A5%E9%81%B7%E5%BE%99%E7%B7%9A&lang=zh
成果展現 | 星級濕地關渡自然公園 | 緯創人文基金會

專案背景介紹

座落於臺北市北投區的關渡自然公園,擁有豐富的淡水及半鹹淡水埤塘、泥灘地、草澤、稻田和樹林等景觀,位於國家級重要濕地-淡水河流域濕地範圍內,更是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認定的重要鳥類棲息環境(Important Bird Area)。關渡自然公園自 2001 年起,由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台北鳥會)投入經營至今已逾20年,致力於保育這片候鳥遷徙必經之路,也提供大眾多元的環境教育課程。

關渡自然公園的保留,也為關渡平原留下淡水埤塘生態,使其不因廢耕、填土而消失。其中因為形似半抹彎月而得名「月池」的淡水埤塘,在 2012 年經歷過邊坡木樁穩固、原生植物環境營造、魚類移地復育後,提供生物們一個穩定不受人為干擾的自然環境,宛如神話中的諾亞方舟為臺灣的淡水魚類建構一塊庇護所。但是因為外來入侵生物如吳郭魚、福壽螺出現,將原生的水生植物啃食殆盡,外來植物更趁勢取代了原有的植被樣貌。根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於 2010 年的報告,世界上目前所擁有 3,120 種淡水魚類的狀況,有 1,147 種原生魚類正瀕臨滅絕,總數高達 1/3,這顯示內陸淡水資源正遭到破壞,臺灣淡水魚也同樣面臨共同的危機。

0 公頃

認養棲地面積

0 人次

2022-2023年 環境教育觸及人次

0 人次

2023年 緯創樂服志工協助維護棲地

月池–重新打造淡水魚方舟

因此在 2022 年開始,緯創人文基金會與台北鳥會合作,啟動關渡自然公園「月池埤塘認養計畫」,以植栽管理、水文調控、保有棲地多樣性、外來入侵種防範四大策略維護,面積共 0.36 公頃,並投入緯創樂服志工人力協助外來種清除,期望恢復月池過往身為淡水河魚類諾亞方舟的生態榮景。人文基金會也同步支持公園內二號賞鳥小屋環境改善、自然中心生態缸維護管理,以及提供非山非市學校、特殊需求學生濕地環境教育機會。同年度,關渡自然公園更獲得國際濕地夥伴網絡(Wetland Link International,WLI)星級濕地中心(Star Wetland)的榮譽。

水鳥繁殖棲地保育

2023 年人文基金會擴大認養關渡自然公園保育核心區,包含生態浮板新增與汰舊換新、提高易淹水小島的高程、環境友善心田維護,並進行適當的割草工作。冬季時,花嘴鴨即優先看房入住,棲息於生態浮板;春季時,則將友善田區維持低水位環境,適合矮小的鷸鴴科覓食,包括幼小的高蹺鴴寶寶。增高的小島也讓在高蹺鴴配對孵蛋至幼鳥離巢期間,減少了鳥巢被水淹沒的機率。通行便道的割草工作,則能夠減少幼鳥能量消耗、迷路或遭遇天敵的風險,提高存活率。讓水鳥不只是關渡的過客,更能在自然公園裡安心育幼。

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同年度人文基金會對關渡自然公園的支持從月池、核心保育區認養、場域改善、環境教育,延伸至自然藝術創作,由 40 位緯創人參與「2023 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藝術創作,呼應當年度藝術季主題「自然,作為一個禮物」,緯創以名為《翼起祝福》的作品做為致贈給關渡濕地生態的禮物與祝福,並與來自蒙古、印度、日本等 5 位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共同展出。而緯創人的《翼起祝福》是第一件企業參與作品,也是唯一保留並持續在二號賞鳥小屋展出的創作,繼續為關渡濕地許下祝福。

2024 年緯創作品定名為《翼起回家》,呼應 2024 年度的主題「生態,做為一個思考」,並將設置在由人文基金會所認養的淡水河魚類復育方舟-「月池」周邊,由此向後方眺望即是關渡自然公園的核心保育區,基金會也支持核心區中「水鳥繁殖棲地計畫」,以生態浮板、小島營造,為過境、居留水鳥打造安心育雛的環境,這也是作品《翼起回家》的創作理念。在自然生態守護,棲地保留是一種方式、環境教育是一種方式,藝術創作也能是一種方式。緯創人文基金會和台北鳥會持續以多元形式,守護關渡自然公園。

專案工作成果

2024總認養面積為 3.77 公頃:新增認養水鳥繁殖棲地小島營造12,共0.41公頃
月池完成改善,重新注水迎接淡水魚類
更新自然中心水下埤塘生態缸

2023總認養面積為 3.36 公頃:擴增認養水鳥繁殖棲地,2 號池、10 號池、心濕地水田,共 3 公頃
啟動月池改善工程。
目標鳥種數量:高蹺鴴繁殖巢 13 窩以上、穿越線調查高蹺鴴數量859隻。
非山非市學校濕地遊學:共執行 13 場次,505 人次
特殊需求學生濕地遊學:共執行 8 場次,318 人次
緯創濕地維護工作假期:共執行 5 次,90 人次

2022總認養面積 0.36 公頃:關渡月池
延續月池水生生物調查至第 18 年
2 號賞鳥小屋建置自導式圖鑑、北面採光通風改善
認養自然中心水下埤塘生態缸

展開所有內容
One 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