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istron-backend.azurewebsites.net/?project=%E5%AE%88%E8%AD%B7%E9%BB%91%E9%9D%A2%E7%90%B5%E9%B7%BA&lang=zh
成果展現 | 守護黑面琵鷺 | 緯創人文基金會

專案背景介紹

1992年歲末,一群黑面琵鷺在台南七股遭到不明人士惡意槍殺,引發全台民眾高度矚目。當時身兼採訪同時也是攝影師的王徵吉,自此走上長達三十年的守護黑面琵鷺之路。在當年,全世界黑面琵鷺的總數只有不到300隻,這個瀕危物種獲得來自許多國家的關注。不同領域的愛鳥人,以跨國合作的用心,為開拓黑面琵鷺的生存空間披荊斬棘。其中的奉獻者包括學者、繪本作家、賞鳥人、基層公務員、養殖業者,以及更多的無名英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房黑面琵鷺故事。而專情於黑面琵鷺的王徵吉,即使拍攝黑面琵鷺期間歷經喪妻、罹癌等生命逆境,也仍不改其志。本片導演梁皆得歷時30年拍攝,藉此告訴大家,雖然全球黑面琵鷺數量已經超越6000隻,但牠們並非就此高枕無憂,保育之路仍然持續繼續下去。

黑面琵鷺保育之路仍需持續

黑面琵鷺(Black-faced spoonbill,學名:Platalea minor),全身白色、眼暗紅色,嘴黑色,扁平而末端膨大,上嘴表面有橫皺摺,數目隨年齡而增加。前額、眼睛周圍及下頦的裸皮均為黑色,腳黑色。繁殖季節頭後和前胸會長出黃色飾羽。較年輕的亞成鳥嘴先端顏色較淡,初級飛羽末端黑色,繁殖期不長出黃色飾羽。幼鳥嘴粉紅色,眼咖啡色,初級飛羽末端黑色。在韓國、中國東部和東北部繁殖,在中國南部、臺灣、香港、越南等地度冬,臺灣的台江地區是目前全世界黑面琵鷺數量最多的度冬棲息地。

由於各國學者、鳥會及觀鳥人士們積極投入保育工作,不論是民間或政府單位的保育行動都有所提升,使得全球的黑面琵鷺數量有上升的趨勢。而臺灣在保育人士與民間團體的積極推動下,於2002年成立「黑面琵鷺保護區」。農委會林務局近年亦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結合公私部門合作推動友善棲地,其中亦包含沿海濕地環境的保全。2003年以來,黑面琵鷺的數量每年都持續穩定成長,讓黑面琵鷺的國際保育級別從「極危」降至「瀕危」狀態。2023年全球度冬族群數量達6,603隻,創下歷史新高!其中臺灣作為最重要的度冬地,共記錄到4,228隻。黑面琵鷺數量增加雖然值得欣喜,但仍然面臨種種危機,像是棲地及周圍的開發、環境汙染、魚塭轉型、全球暖化等因素都可能衝擊黑面琵鷺的族群數量,都是未來需要持續關注的議題。

一群熱血人們,為守護黑面琵鷺被破壞的棲地而努力,梁皆得導演跨越30年、遍歷多國拍攝,以影片呈現黑面琵鷺正面臨環境破壞和棲地惡化的危機,緯創人文基金會以實際行動支持,因為人鳥和諧共生是送給下一代珍貴的價值。

One 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