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創樂服志工環境藝術作品《浮脈》驚豔登場 . 優人神鼓揭幕演出展現自然與人文的力量

2025/09/03
《浮脈》驚豔登場.優人神鼓揭幕演出

自 2023 年起,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並參與創作,今年人文基金會特別攜手國際知名環境藝術家李蕢至帶領52位緯創志工同仁,利用周末假期共同完成高達6公尺的大型環境藝術作品《浮脈》。

汗水與笑容交織:志工同仁共創環境藝術創作的感動時刻

在三天的藝術創作過程中,志工同仁分工合作、輪流參與各項任務,從「整地填土」、「採集藤蔓」、「回收竹片」、「剖竹劈竹」、「輪口編織」、「竹片打磨」到「作品編織」,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耐心與體力。頂著炙熱的陽光、忍受著揮之不去的蚊蟲,他們在自然環境中共同經歷了創作的甘苦與艱辛。志工們回饋「跟著老師以及其他夥伴一起在現場完成作品,能夠實地在大自然中創作作品,更能感受到人跟自然的連結—空氣的溫度與濕度、土壤的顏色與味道、竹木的姿態與觸感,園區內的生命脈動,就像是參與了一場流動的盛宴,滿滿的感動。」

《浮脈》驚豔登場.優人神鼓揭幕演出

1.輪口編織、2.竹片鬆筋幫助進行曲面編織、3.採集藤蔓、4.作品竹片編織、5.作品細部打磨

《浮脈》揭幕──科技、人文與自然 展現台灣的多元力量

8/30揭幕活動除了緯創藝術志工與親友及帶領同仁創作的藝術家李蕢至參與外,基金會特別邀請「優人神鼓」為《浮脈》揭幕,包含台北市野鳥學會、藝術季策展團隊、來自韓國、美國、荷蘭及立陶宛的國際藝術家、台北藝術大學與關渡國中等貴賓也共襄盛舉。緯創資通暨人文基金會董事長Simon在致詞中表示:「在關渡這片濕地中,藝術家以自然為創作舞台,讓藝術與大地融合。優人神鼓的演出,更把人文的力量融入其中,從科技到自然,再到人文,勾勒出屬於台灣的多元與力量,也希望這股力量能持續延伸,傳遞到全世界,讓大家看見台灣不僅擁有半導體或IC產品的硬實力,更是兼具科技、人文與自然多元的地方。」

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張瑞麟在致詞中提到:「緯創支持關渡自然藝術季已邁入第三年,從過去兩年的作品一路延伸至今,《浮脈》矗立於榕樹之間,慢慢地扎根,也象徵著緯創在關渡將持續深耕,與我們一起茁壯,期待未來的環境能夠更好。」

策展人廖柏森說:「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已邁入第20年,是台北唯一捷運可達的自然藝術季。今年以『自然作為解方』為思考核心。52公頃的關渡自然公園承載著環境復育、教育、棲地維護與友善農耕,也讓藝術在此發生,滿足人的需求。這裡不僅呈現過去,也映照當下,更期待指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藝術家李蕢至也感性地提到:「榕樹的氣根不只滋養自己,也與生態環境共生,孕育了多元的物種,因而將這份韌性與脈動融入《浮脈》中,「浮」是生命面對自然環境的順應跟彈性;「脈」是指它與世間萬物的多重連結,而這次創作也連結了許多緯創志工同仁.《浮脈》已經成為我們集體的記憶與故事,是真正屬於大家的作品。」

《浮脈》驚豔登場.優人神鼓揭幕演出

左:揭幕貴賓竹片簽名、中:董事長林憲銘致詞、右:《浮脈》作品說明牌

優人神鼓鑼鼓共鳴震撼演出 為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揭開序章

揭幕活動後,「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與藝術總監黃誌群,以雲腳精神帶領與會者於關渡自然公園體驗一步一公里的「慢行」—專注於平靜、觀照自己,同時感受周遭的自然環境,走在自然為本的路上。

慢行體驗到自然中心大草坪,「優人神鼓」以鼓聲與銅鑼的共鳴,帶來震撼又充滿土地力量的精采演出,宛如濕地的脈動,也呼應《浮脈》的精神,大家的心意與祝福被交織其中,流動在關渡這片土地上,而這份感動不僅停留在當下,更是提醒著我們腳下的每一步都是與土地和自然緊密相連。

《浮脈》驚豔登場.優人神鼓揭幕演出

左:揭幕貴賓與優人神鼓合影(攝影/廖榮鑫)、右:優人神鼓演出(攝影/王思淳)

人文基金會號召藝術志工連續三年參與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先後創作出《翼起祝福》、《翼起回家》與《浮脈》三件環境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承載著對自然與生態的深切關懷,更以實際行動投入棲地的維護與守護。透過藝術與環境的結合,志工們將創作化為具體的承諾,展現出生態保育中的長期參與及關懷,也讓藝術季成為自然永續與人文共創的美好見證。

「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展覽期間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歡迎緯創人帶著家人好友一同到關渡自然公園親近大自然、體驗人文藝術之美。

相關連結

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官網

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自然,作為一個解方》介紹影片

One 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