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人工破壞的雙連埤,擁有國際級的濕地環境。緯創攜手荒野保護協會,打造「濕地保育學校」,要重現國寶級濕地的美。
一潭湖水,乘載多少的美麗與哀愁。
這是宜蘭員山鄉雙連埤的鄉野傳奇,也是緯創資通投入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的永續故事。
山水相映、環境清幽的雙連埤,水生植物達112種,占臺灣原生水生植物種類的1/3以上。若以單位面積與物種比例計算,物種豐富度在全球也名列前茅,也有台灣唯一水生植物組成的浮島,稱堪是國寶級濕地,在2003年由農委會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不過,在被政府徵收之前,私人地主曾以怪手濬深湖泊,原先緩坡湖岸變成陡直入水,破壞水生植物的棲地,並放養外來經濟魚種,導致當地生態遭受破壞。
緯創人文基金會與荒野保護協會於2010年起,投入雙連埤的生態復育。他們把湖邊國小的舊校舍改造為雙連埤生態教室,還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認證,藉由生態調查、物種復育、友善農耕、環境教育等工作,逐步恢復雙連埤的生態多樣性原貌。
「人與自然要和諧共存,緯創與專業NPO合作,希望發揮企業力量來推動環境永續,」緯創人文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玲說。
他們一方面進行生態調查,重建雙連埤的生態資料庫。企業志工也幫忙開挖庇護池來復育物種,清除保護區內的李氏禾、福壽螺、人厭槐葉蘋等外來種,還每月一次來當「苦力」,將北堤岸邊土一鏟一鏟挖起倒回潭中,逐步復原緩坡。
「那邊是保護區,又是黏土土質,不能使用大型機具,我有次滑倒還站不起來,因為太黏了,」周文玲笑著說。
【2020CSR一百強】讓食蟹獴重回國寶濕地.緯創推動雙連埤生態保育
2020/10/17
曾被人工破壞的雙連埤,擁有國際級的濕地環境。緯創攜手荒野保護協會,打造「濕地保育學校」,要重現國寶級濕地的美。
一潭湖水,乘載多少的美麗與哀愁。
這是宜蘭員山鄉雙連埤的鄉野傳奇,也是緯創資通投入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的永續故事。
山水相映、環境清幽的雙連埤,水生植物達112種,占臺灣原生水生植物種類的1/3以上。若以單位面積與物種比例計算,物種豐富度在全球也名列前茅,也有台灣唯一水生植物組成的浮島,稱堪是國寶級濕地,在2003年由農委會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不過,在被政府徵收之前,私人地主曾以怪手濬深湖泊,原先緩坡湖岸變成陡直入水,破壞水生植物的棲地,並放養外來經濟魚種,導致當地生態遭受破壞。
緯創人文基金會與荒野保護協會於2010年起,投入雙連埤的生態復育。他們把湖邊國小的舊校舍改造為雙連埤生態教室,還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認證,藉由生態調查、物種復育、友善農耕、環境教育等工作,逐步恢復雙連埤的生態多樣性原貌。
「人與自然要和諧共存,緯創與專業NPO合作,希望發揮企業力量來推動環境永續,」緯創人文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玲說。
他們一方面進行生態調查,重建雙連埤的生態資料庫。企業志工也幫忙開挖庇護池來復育物種,清除保護區內的李氏禾、福壽螺、人厭槐葉蘋等外來種,還每月一次來當「苦力」,將北堤岸邊土一鏟一鏟挖起倒回潭中,逐步復原緩坡。
「那邊是保護區,又是黏土土質,不能使用大型機具,我有次滑倒還站不起來,因為太黏了,」周文玲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