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最該清潔的是什麼 ? 是的,就是佔居地球近七成面積的海洋!
隨著人類生活的演進,我們在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同時,卻也製造海洋垃圾帶來海洋汙染。也就是說,海洋污染是人類直接或間接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包括河口灣),造成損害生物資源、海洋生物並且危害人類健康等不良影響。簡單來說,海洋污染是因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其中最嚴重、也是與你我最貼近的,是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海洋廢棄物,又稱為海洋垃圾問題。根據綠色和平報導,每年有800萬噸塑膠廢棄物從陸地進入海洋,全球海洋可能有約50兆件的塑膠碎片,Pew Charitable Trusts 和 SYSTEMIQ 在2020年7月份所發出的海洋汙染報告指出,流入海裡的塑料量,2040年將高達2,900萬噸/年,而科學家們在各種海洋生物的胃裡發現人為垃圾之外,也發現海洋生物攝食微塑膠。更有稱為「太平洋垃圾帶」的垃圾島,從加州外海一直延伸到夏威夷,超過台灣領土44倍大,還在不斷的擴大,海洋廢棄物已是大家無法再漠視的議題。
人文基金會長期支持公益夥伴「台南社大」,從2005年10月開始,持續不斷的進行淨灘活動,除了撿垃圾,並配合調查、統計、分析,深入了解海邊是什麼樣的垃圾?是哪裡來?如何可以減少海邊的垃圾?經過兩年的監測統計結果出爐,保麗龍以七成高居榜首,其中又以漁業用保麗龍最多,其次為保麗龍杯。於是,台南社大將關注減塑焦點鎖定在漁業用保麗龍及保麗龍杯。利用這些數據倡議與參與公共會議,多年努力下,2013年台南市政府率先入法,禁止使用保麗龍杯具,並持續推動使用更友善環境的蚵棚浮具。
除了公部門立法推動,更大的減塑推手其實是你和我,每個人都是海洋守護者,可以從每天生活中為海洋做些什麼,時值一年一度的《世界清潔地球日》,人文基金會邀請大家減廢從生活做起,一起為環境保護共同努力。
避免拋棄式塑膠製品
不喝瓶裝水,不拿免洗餐具,包括塑膠製免洗碗、免洗湯匙、免洗盤等,可大量減少塑膠產生。
避免含微塑膠化妝或清潔用品
購買個人護理產品請注意成分,避免使用含有人工微塑膠的成分,例如聚乙烯(PE, Polyethylene)、聚丙烯(Polypropylene)或尼龍(Nylon)。
自備環保袋去購物
台灣平均每年每人使用多達782個塑膠袋(是歐盟國家的3.9倍)!自備可重覆使用的提籃、後背包、布袋代替塑膠袋,可減輕地球負擔。
隨身帶環保杯
絕大多數拋棄式塑膠製品僅使用不到五分鐘,不要為了圖一時方便,讓塑膠垃圾山愈堆愈高。
清除海灘垃圾
有機會參與淨灘活動,終止海洋垃圾還給沙灘的乾淨美麗。
購買無包裝食物
光顧可供顧客自帶容器購買、充填的無包裝商店或小農事集,減少過度包裝。
廢棄物變新歡
將廢棄塑膠改造再利用的創意,如寶特瓶化作植物盆栽、托盤,甚至是時尚的裝飾,廢物利用也是減廢的具體實踐。
特別說明:淨灘照片來源.台南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