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野放後的穿山甲,你還好嗎?歡迎收聽

2023/02/23

近年台灣從北到南,都有不少穿山甲受傷的記錄。這些受傷的穿山甲被人發現後,會送往野生動物救傷中心進行治療,若是復原與復健狀況良好,便可野放返回山林。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一些野放之後的穿山甲,過的好嗎?來到了台東縣池上鄉的山區,跟著中興大學昆蟲系博士後研究員孫敬閔、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獸醫師林宇璇,一同追蹤一隻去年十月野放的穿山甲,瞭解牠在野放之後,是否能順利地在野外繼續生活。

野放後的穿山甲

追蹤去年十月野放的穿山甲

孫敬閔博士指出,要追蹤的這隻穿山甲是雄性個體,去年九月在野外被流浪犬隻攻擊、咬傷,送往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治療,在十月底野放。救傷時測量牠的體重大約三公斤出頭,由此推估應該是在2020年冬天出生。

「牠算幸運了,因為有賞鳥的民眾即時發現,把野狗趕走。」林宇璇獸醫師表示,這隻穿山甲緊急送至野灣之後,檢傷發現其尾部與後腿有多處穿刺與撕裂傷,許多鱗片剝落;照X光確認後腿傷勢屬於皮肉傷,有治癒之機會,但尾巴已有骨折,需要截肢,「要截掉大約5公分左右。」

幸好這隻穿山甲截尾後復原得不錯,只在野灣待了一個多月,便評估可進行野放。野放之前,孫敬閔博士在牠尾巴的鱗片上裝設了會不斷發送電波訊號的無線電發報器,因此可使用無線電進行追蹤。

使用無線電追追追

孫博士一手裡無線電接收器的天線,一手拿著接收器的主機,並將主機靠近耳朵旁,仔細聆聽嗶嗶聲訊號。

「無線電追蹤的原理,跟無線電對講機是一樣的。」孫敬閔博士解釋,就像是兩具無線電對講機要先設定為同頻,才能互相通話,無線電接收器也可以設定為個體身上發報器的頻率,接收其訊號。收到訊號後,接收器會轉換為嗶嗶聲,研究人員便可以透過嗶嗶聲的音量大小,判斷動物的遠近,接著運用三角定位,確定牠的位置。

我們跟著孫敬閔博士,沿著狹窄的產業道路路邊移動。孫博士專注地聽著嗶嗶聲,時不時轉動天線方向,甚至將天線轉180°再轉回來,判斷聲音差異。花了大約十分鐘,終於定位出這一隻穿山甲個體,就是在我們前方山壁上的竹林裡面不遠處,「是一個新定位到的居住洞」。

這時候,原本固定頻率的嗶嗶聲突然變快了一下,孫敬閔博士說明,這意味著個體的身體移動了。因為穿山甲在白天會躲在洞穴裡面睡覺,推測牠應該是在洞裡轉了個身,或是挪動了身體。

為評估救傷與野放成效而追蹤

為什麼要進行野放穿山甲的追蹤?孫敬閔博士表示,追蹤的目的是要瞭解救傷與野放地點的選擇,是不是適合這隻個體,「透過長期的追蹤監測才能知道,我們選擇野放的地點與穿山甲存活率的相關性,如果選擇的地方不好,那麼下次野放的時候就會選擇其他更適合的地方。」

林宇璇獸醫師則從救傷角度闡述,「現在在做醫療決策時,遇到了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不知截肢多少的動物沒辦法在野外存活。」她表示,尾巴是穿山甲在野外順利生存的重要工具,牠們會利用尾巴當作爬樹的輔助義肢,爬樹吃螞蟻,同時穿山甲媽媽也會將寶寶放在尾巴上,因此一旦沒了尾巴,在野外生存便會受到嚴重影響。現在一般認為,尾巴截去一半至三分之二以上的穿山甲,可能就不適合野放,但缺少野外的實證資料來支持這樣的說法,所以野灣才會和孫敬閔博士合作,共同進行追蹤。

追蹤工作包括每兩天以無線電定位,獲得牠的位置,判斷是否會因截尾影響其活動範圍;每月至少一次於居住洞外架設自動相機,以照片確認其健康狀態;每季進行再捕捉,將牠帶回救傷中心進行健康檢查。林宇璇獸醫師指出,去年十二月中便捕捉過這隻個體,當時牠的體重沒有掉太多,血液檢查數字與尾部骨折癒合的情況都相當好,因此評估牠在野放後過得還不錯。

野放後的穿山甲

此為隱身在樹林間的穿山甲居住洞。穿山甲會利用前肢挖掘洞穴,而洞穴可依照功能區分為居住洞和覓食洞兩種,居住洞通常會設置在較為隱密的處所。

探索舊居住洞

除了以無線電定位外,這天也要調整自動相機架設的位置,移動至剛剛調查到的新居住洞。因此,我們跟隨孫博士與獸醫師,往反方向走去,穿越了樹叢、竹林,抵達另一個位於草叢旁的居住洞。接著,獸醫師將洞口旁的自動相機取下。

「在一般爬山、登山的時候,看到的穿山甲洞穴,都不是居住洞,而是覓食洞。」孫敬閔博士指出,穿山甲挖的洞穴,可以分為居住洞和覓食洞兩種,一個洞只會有其中一種功能。居住洞是穿山甲睡覺使用,會設置在比較隱密的地方,最深可達到5至6公尺;覓食洞深度只有大約1至3公尺,哪兒有東西吃,穿山甲就挖洞過去,便是覓食洞。

仔細觀察,這個居住洞洞口外圍的雜草與葉子,有堆置並拉至洞內的情況,這是穿山甲的傑作。孫敬閔博士解釋,因為穿山甲的身上毛很少,為了避寒,牠們在冬天會「拉草」,也就是蒐集枯枝、落葉跟草,拉至洞口保暖,甚至拉進去洞裡當做被窩。

追蹤去年十月野放的穿山甲

孫敬閔博士指出,要追蹤的這隻穿山甲是雄性個體,去年九月在野外被流浪犬隻攻擊、咬傷,送往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治療,在十月底野放。救傷時測量牠的體重大約三公斤出頭,由此推估應該是在2020年冬天出生。

「牠算幸運了,因為有賞鳥的民眾即時發現,把野狗趕走。」林宇璇獸醫師表示,這隻穿山甲緊急送至野灣之後,檢傷發現其尾部與後腿有多處穿刺與撕裂傷,許多鱗片剝落;照X光確認後腿傷勢屬於皮肉傷,有治癒之機會,但尾巴已有骨折,需要截肢,「要截掉大約5公分左右。」

幸好這隻穿山甲截尾後復原得不錯,只在野灣待了一個多月,便評估可進行野放。野放之前,孫敬閔博士在牠尾巴的鱗片上裝設了會不斷發送電波訊號的無線電發報器,因此可使用無線電進行追蹤。

跟著中興大學昆蟲系博士後研究員孫敬閔博士,與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林宇璇獸醫師,在台東縣池上鄉山區追蹤去年十月野放的雄性穿山甲,瞭解牠在野放之後,是否能順利地在野外繼續生活。

野放之前,孫博士在這隻穿山甲尾巴的鱗片上裝設了無線電發報器,因此我們可以使用無線電接收器進行追蹤。最後定位出這一隻穿山甲個體就是在我們前方山壁上樹林裡不遠處,是一個新定位到的居住洞。

這天需要調整自動相機架設的位置,將其移動至剛剛調查到的新居住洞,來拍攝穿山甲的影像,瞭解牠的生存情況。因此,我們跟隨著孫博士與獸醫師的腳步,前往舊的居住洞取相機。

穿山甲的旅館與餐廳

根據研究,公穿山甲的活動範圍大約為一平方公里,母穿山甲則為其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一隻公穿山甲的活動範圍內,可能就有七、八十個居住洞。在同個活動範圍內的穿山甲會共用這些居住洞,但同一天不會有多隻穿山甲住在同一個居住洞。

孫敬閔博士表示,「穿山甲可能是邊走邊吃,吃到累了,就近有洞就進去睡覺,這些居住洞就像是牠們的『旅館』。」夏天穿山甲在一間旅館可能只會住一天,但是到了冬天,就可能會在同一間旅館住個兩三天;雌性的穿山甲在育幼期,平均一間旅館則會住9到10天左右。

至於穿山甲選擇居住洞的環境,孫博士指出,牠們通常喜歡在比較陡、排水好、遮蔽佳、土層厚的地方挖居住洞。相較之下,覓食洞就沒有這麼講究,哪裡有食物就挖洞過去吃,吃完便離開。我們平常去郊山爬山,在步道旁邊所看到的穿山甲洞,99%以上都是他的覓食洞,「也就是牠們的『餐廳』。」

穿山甲在挖洞時,會將土壤底層的昆蟲、蚯蚓等帶到地面,因此也會吸引其他野生動物到洞穴附近尋寶,甚至有的動物也會來利用這些洞穴,像是鼬獾、食蟹獴,甚至食蛇龜,都可能會躲藏或居住在穿山甲挖的洞穴。

抵達先前架設自動相機的居住洞,取下相機後,我們按原路回到剛剛定位到的新居住洞附近。接著孫敬閔博士又拿出無線電接受器,聆聽訊號,帶領我們爬上坡,穿越竹林、樹林,花了約十分鐘,終於找到這個新居住洞的洞口。這個洞的入口就開在樹林的土層上面,直徑大約13公分,我們偷偷地往內瞧,看看是不是真能看到穿山甲住在旅館裡。結果裡面一片漆黑,根本看不到盡頭,畢竟穿山甲的居住洞可以有5-6公尺深。

林宇璇獸醫師很迅速地將自動相機綁在一旁的樹幹上,調整相機高度並進行測試。測試無誤後,我們便開始在竹林中尋找穿山甲的「排遺」。

穿山甲的便便學問大

「穿山甲像貓一樣,上完廁所會把便便埋起來」,孫敬閔博士說,要尋找穿山甲的糞便不容易,我們花了十分鐘,才發現一段。這段排遺為黑色,大小跟貓的糞便差不多大,已經沒有成條狀,推測應該是兩三周前的糞便。

孫博士指出,穿山甲的糞便大小跟貓狗的便便差不多,仔細看,可以看到裡面有一小點黑黑亮亮的東西,這就是牠吃的螞蟻的殘骸,「因為螞蟻外骨骼當中的幾丁質很難被消化,會直接排出來。」 孫敬閔博士可以說是研究穿山甲便便的專家,他的博士論文就是從穿山甲排遺當中的螞蟻與白蟻殘骸,回推牠們到底吃哪幾種螞蟻跟白蟻,且是否有季節性的變化。

他表示,穿山甲的食性研究並不好做,因為穿山甲都是晚上才活動,每天活動的時間又很短,所以研究人員通常是透過排遺,去瞭解牠吃了哪些東西。但因為穿山甲在吃螞蟻的過程中也一併吃進了許多泥沙,這些泥沙也會隨著糞便排出,因此在進行上述研究時,要先過濾掉糞便當中的泥沙。

更困難的是,要將剩下來的螞蟻與白蟻的殘骸拼湊起來,並且辨識種類,尤其是螞蟻,「因為台灣的穿山甲會吃七十多種螞蟻,辨識難度很高」。但多虧了這些研究,讓我們可以更了解穿山甲的覓食行為,其結果也可以回饋給台北市立動物園等單位,來改善園區內穿山甲的菜單。

根據孫敬閔博士的研究,棲息在台東海岸山脈山區的穿山甲,牠們吃的白蟻是以台灣土白蟻為主,至於螞蟻則有七十幾種,種類非常多樣,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家蟻亞科的螞蟻,而這也是野外較常見的螞蟻種類。由此推測穿山甲在食物挑選上,應該沒有明顯的選擇性,哪種螞蟻多,牠就吃什麼。

另外,在不同季節,穿山甲吃白蟻與螞蟻的比例會有差異。孫博士指出,白蟻在地底下的族群量較為穩定,但穿山甲要把牠們挖出來比較費力,所以像在冬天至春天,天氣轉冷的時候,地表螞蟻的活動降低,穿山甲在不容易找到螞蟻的情況下,才會去吃比較多的白蟻;到了夏天,穿山甲大約九成的食物都是螞蟻,有很明顯的季節性。

穿山甲的生存危機

追蹤結束後,我們回到了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林宇璇獸醫師將自動相機所拍攝到的照片與影片儲存至電腦,並點開了幾張照片仔細觀察,「從相片可以看到這隻個體的腹部鱗片與大腿之間沒有間隙,肥滋滋的,如果是很瘦的個體,這個區域的縫隙會變得又大又凹。」影像顯示牠的覓食狀態維持得很好。

綜合判斷,從去年十月野放至今,這隻穿山甲個體的健康表現還不錯,脂肪也足夠;雖然牠的尾巴被野狗咬傷截掉5公分,但應該沒有影響他後續的覓食能力。

不過就算如此,也沒有辦法保證牠之後就不會再遭遇到野狗攻擊。去年及今年我們前後兩次來到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採訪,所有獸醫師、保育員都一再地提到遊蕩犬隻的問題,因為遊蕩犬隻已成為野灣救援動物的第五大救傷原因,若只看穿山甲,則是第一大名。因為犬隻具有攻擊性,甚至可能成群結隊攻擊野生動物,穿山甲、山羌、麝香貓、白鼻心等動物就經常遭殃。

數字會說話,野灣統計在營運第一年(2020/07-2021/07)接獲的穿山甲救援案例中,高達45%為遭受犬隻攻擊,造成尾巴、四肢與背部多處的撕裂傷、穿刺傷,嚴重的話就需要截肢,同時也帶給穿山甲極大的心理壓力。

在野灣的所有救傷個案中,穿山甲大約只佔5%,共16隻,這16隻中最後有14隻順利野放,野放比例比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的數字來得更高,這與穿山甲受傷之後是否早點被人發現、能否盡快就醫,以及傷勢的嚴重程度都有關係。林宇璇獸醫師指出,一般的野生動物能否順利野放,主要觀察其是否具備有足夠的野外覓食能力,但穿山甲很難進行這樣的評估,因為不太可能提供牠一塊山坡地,讓牠去找蟻巢,「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把牠養到夠胖,傷口恢復得不錯,讓牠盡快回家。」

目前學界對於穿山甲野放後的存活情況所知有限,因此野灣與穿山甲研究員孫敬閔博士合作,共同執行東部地區穿山甲野放追蹤計畫,透過監測結果評估現行的穿山甲救傷與野放措施是否洽當,作為調整與否的參考依據。這隻穿山甲在回到山林之後,看來似乎過得還不錯,但牠的生活依舊危機四伏,遊蕩犬隻、捕獸夾、盜獵……

衷心希望牠可以繼續在山林野地,快樂地生活,直到老去。

Podcast隨選即播 (上集)

Podcast隨選即播 (下集)

One Two